師徒幫帶1+1:讓知識在關愛中傳承

來源:
作者: 曾傳飛
日期: 2019-11-27

本月,普洛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康裕製藥公司組織對“師徒幫帶1+1”活動學員進行了考評,有11名學員成績達標,成功出師。

熟練掌握崗位操作技能,尤其是掌握多種技能的員工是企業生產的主力軍。為了全麵提升生產一線員工的操作技能,幫助新員工盡快掌握崗位知識和技能,近年來,普洛藥業下屬企業開展了多項有針對性的幫扶活動。其中,康裕製藥根據企業實際,於今年6月推出了“師徒幫帶1+1”活動,此次是活動實施後的首次考核。

什麽是“師徒幫帶1+1”,這項活動成效如何?帶著疑問,記者近日走進了康裕製藥。


幫帶活動製度化 讓師徒“相愛”

“我們推出‘師徒幫帶1+1’,是為了弘揚師徒幫帶的優良傳統,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加速打造高素質的生產隊伍,促進企業發展。”康裕製藥相關負責人說。

師徒幫帶是許多企業單位培養新人的慣用做法,一般是老員工帶著新員工,傳授知識和技能。此前,康裕製藥也有類似活動,這個“師徒幫帶1+1”和先前有什麽不同呢?

“‘1+1’是激勵方式,意思是徒弟出師後,公司會連續三個月對師徒分別給予績效獎勵,這個活動最大的特色就是製度化和有獎勵。以前的師徒幫帶,基本是部門負責人口頭跟老員工說帶一下,一些老員工和新員工的積極性都不高。現在我們把它作為公司層麵的固定活動,通過獎勵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以促進新員工快速成長。”該負責人說。

此外,徒弟出師後,該公司會調整其工作崗位,並對其崗位係數和崗位基本工資進行適當調整。每年底,公司還將組織評選活動,根據師父培養合格徒弟的數量和質量評選出“金牌師父”“銀牌師父”“銅牌師父”,根據徒弟出師後的工作表現評選出“精英學徒”,再次給予獎勵。

據介紹,師父的選拔有嚴格程序,先由各車間或員工自薦,填寫申請表,企業製造部、行政人事部再進行審核,對符合要求者頒發聘書。經過選拔,有36名員工獲得了聘書。

第一批徒弟共有48人,他們是個人要求或車間挑選的,主要是新員工、現有崗位不能獨立操作的員工以及想學習新技能的員工。跟著師父學習過後,他們將接受理論知識、崗位技能、應急處理能力等方麵的測試。


一杯清茶暖人心 知識在關愛中傳承

據了解,師徒結對的時候,康裕製藥還會舉辦結對儀式,徒弟要向師父敬茶。儀式雖小,卻溫暖人心。一杯清茶,代表著徒弟的心意,增強了師父的責任感。

“剛來的,對公司的規章製度和設備不熟悉,我一定會盡我所能,把我知道的教給你們。我不懂的,會去學起來,再教給你們。有些徒弟的年紀比我大,文化水平比我高,說你們時,不要不高興,最好聽進去。文化水平高的,我向你們請教,也希望能告訴我,大家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嘛。”今年7月舉行的一次結對儀式上,師父杜麗剛這樣跟徒弟們說。

有了師父的悉心教導,徒弟們都在快速成長。合成七車間的厲英傑是今年進廠的新員工,7月份開始跟著師父學,幾個月下來,已經能單獨操作離心機等設備。

“剛來的時候什麽都不懂,師父教會了我很多技能。不僅如此,他還教我怎樣做人做事。他告訴我,做事要高調,要細致認真;做人要低調,要謙虛好學。”厲英傑說。

厲英傑的師父劉紅雨是合成七車間一名班組長,這位來自河南的漢子在公司工作已有十多年。雖然和徒弟年齡相差大,在一些事情的溝通交流上有代溝,但他還是悉心指導徒弟,兩人在相處中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劉紅雨說:“年輕人有毛病很正常,他們剛走上社會,既有衝勁,又不想被過多束縛,需要慢慢引導。作為過來人,我願意毫無保留地把知識技能以及人生經驗告訴他,希望他少走彎路,健康成長。尤其是身處醫藥行業,安全環保是重中之重。剛來的年輕人對這個不太在意,有時做事馬馬虎虎,一定要引導他們養成細致認真、小心謹慎的習慣。”

由於個人原因,厲英傑沒有參加本月的考核,他計劃下個月再考。“希望早點出師,工資也會多些。”這個20歲出頭、有點靦腆的年輕人的目光中透著一絲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