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橫店“道具大王”在追夢

來源: 浙江日報|
作者: 嚴粒粒 杜倩倩 蔡鳳
日期: 2018-12-07

【尋訪手記】

改革開放40年,中國文化產業經曆了從無到有、從大到強的蛻變。在這一過程中,伴隨東陽橫店影視城的聲名鵲起,上世紀90年代末起,大量演藝人員、製作人員雲集橫店,推動了橫店影視產業的發展。

“道具大王”朱冬青,已在橫店從事了18年道具製作。在他工作室的抽屜裏,鎖著一本老舊的筆記本,封麵寫著“業務來往劇組”。《雞毛飛上天》《潛伏》《戰長沙》……密密麻麻的影視劇名稱記了一頁又一頁。本子記錄了朱冬青的事業,也記錄了橫店的發展。


1992年正月,朱冬青一行10人從東陽踏上南下路。那是朱冬青記憶裏最艱難的一次出行。

火車站的人潮,帶來朱冬青打工路上的第一次意外——他和朋友們走散了。耳邊熙熙攘攘,大包小包挨著身子蹭過來。慌亂中,朱冬青沒趕上第一趟去廣東的車,隻好坐了第二趟。

到達目的地廣東肇慶市德慶縣前,要在廣州站下車轉乘船。下了車,朱冬青突然發現,周圍明明都是黃皮膚黑頭發的中國人,自己卻聽不懂耳邊的廣東話。

不過,年輕人對陌生生活適應得快。朱冬青被老鄉帶進了德慶一家東陽人開的廠子工作。那時候的快樂簡單得很:錢賺得多了,每次過年回家都能給家人捎去最時尚的禮物,長麵子;早就過了讀書的年紀,還學會了一口流利的廣東話,也算是一門“外語”……

當時,打工仔朱冬青以為,這樣已經算是過上了好日子。他還不知道,生活即將改變——在橫店,一場變革此刻正在醞釀。

1996年,謝晉執導迎接香港回歸獻禮片《鴉片戰爭》的拍攝基地定在這裏。2000年,身處國內多個影視基地的激烈競爭中,橫店影視城決定執行“免場租政策”。此舉幾乎降低了影視製作成本的三分之一。隨之而來,劇組接待數量暴漲,橫店成為國內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繼而為影視旅遊業鋪了一條好路子。

機會總是留給有眼光的人。橫店跳出框框,走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新路。朱冬青又何嚐不是。當家鄉傳來越來越多的好消息,朱冬青感覺到“是時候回去了”。

2000年夏天,朱冬青帶著打工時認識的妻子,背上返鄉的行囊。此時此刻,橫店已經和過去大不一樣。

“橫店鎮上現在可時髦啦,都在拍電影電視。要是喊你做道具,去不去?”剛回家,親戚就急著上門介紹新活。為了謀生,也因為好奇,朱冬青毫不猶豫地選擇擁抱機會。

根據古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飛刀問情》,是他參加製作的第一部影視劇。2003年上映時,英俊小生焦恩俊飾演的“小李飛刀”李尋歡成了萬千少女的夢。一同造夢的,還有朱冬青——他負責為假樹綁上枝椏、花朵。一天工資40元,並不算高,甚至趕不上在廣東的工資。

“做人和做事最重要的是:一不要怕吃虧,二不要怕吃苦。我那時不過是一個新人,就該‘交學費’學東西,不要計較那麽多。”朱冬青決心把目光放長遠。

不會就學,不懂就問。那段時間,劇組總會問“有人做泡沫雕刻嗎?”朱冬青以前刻的是木頭,現在刻的是泡沫,不熟練,他就少收點錢,邊刻邊學;劇組也經常喊“有人會寫字畫畫嗎?”朱冬青以前寫字都不算好看,自從發現劇組普遍需要這樣技術,他就勤學苦練寫書法、畫國畫。每天晚上刷牙前,一手拿著牙杯,一手毛筆蘸水,一練就是個把小時。

功夫不負有心人。此後,兩米高的石獅子,六米多高的牌樓、牌匾上的題字……無論道具組還是美術組,幾乎沒有什麽事難得倒朱冬青。“疑難雜症找朱仔”這句話,在橫店的影視圈內口口相傳。

2007年,橫店影視產業開始揚名國際。同年,朱冬青獲得“朱仔道具工作室”個體戶營業許可證,在原本隻有糧油副食品小店的大智街,開了第一家道具店。

十年一晃而過,現在朱冬青已經是橫店人熟悉的“道具大王”了。

“我這裏有數萬件抗戰時期的武器裝備,包括發報機、電台監聽機、唱機等。老式照相機有40多台,電台也有20餘部。”為了保證“真實”效果,北京潘家園、上海城隍廟、天津古玩城……朱冬青開始去往全國各地收購古董,至今花費達到數百萬元。老家磐安還有人找上門,希望為他開一個小型博物館。

有時根據劇組要求,朱冬青也會上手改造道具。比如,給發報台裝上電池,燈會亮,天線會轉,租費就能從一天50元漲到100元;給老式照相機裝上燈泡,劇組租去“閃”一下,可以收35元。

目前,朱冬青已經與上千個劇組合作過,就連上海歌劇院、湖南衛視等外地單位都慕名而來。為了拓展業務,去年朱冬青和合夥人投資百萬購買了跟拍車。車上裝了最先進的車載搖臂拍攝係統——俄羅斯臂,能夠滿足多角度、高清晰的拍攝要求。

拉上舊木抽屜,朱冬青合上那本記錄著劇組名字的冊子。他知道,冊子裏的名單會變得越來越長,說不定還得再記一本。

問他:“現在過上好日子了吧?”

他說:“認真幹活,日子自然就好過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