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徐文榮: 帶農民共同致富,是一生的追求

來源: 錢江晚報
作者: 王益敏
日期: 2018-11-21

約訪那天,老爺子因為前幾日視察項目連續走了三四個小時,腿腳稍有不便。即便如此,老爺子還是堅持來辦公室看文件,和相關負責人商討最近的工作。

徐文榮身邊的人告訴我們,一年365天,隻要在橫店,這位84歲的老人每天都保持著“80後”的工作狀態。

最近,徐文榮謀劃的新項目,是在橫店造“環村單軌交通”。“把橫店的主要景區和主要村莊用單軌交通連起來。既讓外來遊客通暢地在橫店的各景區之間穿行,更拉近這些景區與村莊的距離。”徐文榮是這麽想的。

徐文榮,這位被譽為“農民代言人”的八旬老人,是我國改革開放第一代鄉鎮企業家,也是至今仍活躍在創業舞台上的少數第一代著名企業家之一。

多辦企業多賺錢 隻為農民多做好事

徐文榮說,自己一輩子都是農民,他要做的事,就是為農民辦好事。“有人說,我一生做了三件事:造廠、造城、造景。其實,這是同一件事,就是為了讓橫店農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過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1975年,41歲的徐文榮被任命為橫店絲廠黨支部書記,負責籌建工作。經過10個月的奮戰,1976年春節前夕,橫店絲廠建成投產,238名橫店農民走進工廠,當起了工人。

1978年,改革開放拉開了大幕,徐文榮有了更大施展才華的舞台。他采取“老廠辦新廠、老廠帶新廠”的辦法,陸續辦起了針織廠、印染廠、磁性器材廠……

經過40多年的發展,橫店集團擁有了生產型與服務型企業200多家,其中上市公司5家,成為以電氣電子、醫藥健康、影視文化和新型綜合服務業四大產業為支柱的中國特大型民營企業。2017年,橫店集團實現營業收入733億元,上繳稅收43.8億元,為社會創造了巨大的財富。

徐文榮總是跟人說:“少數人富了不是富,人人富了才算富。老百姓支持我們辦企業,我們就要多辦企業辦好企業,多為人民做好事。”

徐文榮這麽說,也是這麽做的。在他的帶領下,橫店鎮的大部分農民都進了工廠或景區工作,收入得到大幅提升。

造出一個城 成就“中國好萊塢”

橫店鎮所在的地域荒山荒坡多,而且土質差,搞種植業成本比較高。徐文榮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荒山荒坡,讓它既產生經濟效益,又能改善生態環境?

“南粵廣州街”影視基地的建成,給徐文榮打開了一條思路。

1995年12月,導演謝晉為了籌拍《鴉片戰爭》,到東陽盧宅選外景,順便來到了橫店。徐文榮和謝晉聊起這事,當即說:“《鴉片戰爭》的外景由我們來建吧。別人用一年時間,我們用半年;別人用半年,我們用3個月。絕不耽誤拍片的時間。”

當時,謝晉還有些將信將疑。但此時的徐文榮深知,這是一次必須緊緊抓住的曆史機遇。

徐文榮說幹就幹。他拉來120支工程隊,在橫店的一處荒坡上同時施工。1996年初,“廣州街”正式開工。當年7月,投資4000萬元、總建築麵積6萬多平方米的19世紀南粵廣州街全部建成。這個速度讓謝晉喜出望外,《鴉片戰爭》隨即在橫店開拍。

此後,橫店又陸續投資建成了“香港街”“秦王宮”“清明上河圖”“江南水鄉”“明清宮苑”等影視拍攝基地和一批大型攝影棚,變身為一座規模宏大的影視城,並被美國《好萊塢報道》雜誌稱為“中國好萊塢”。

年過八旬仍在圓夢 要帶領農民共同富裕

8年前,徐文榮開始口述自己的經曆,後來出了書,叫《徐文榮口述風雨人生》。書中,他將自己一生最大的傷感和遺憾定為在橫店重建圓明園沒有得到批準,得不到大部分人的支持和理解。

不過,傷感歸傷感,徐文榮認定的事,他就一定要想辦法做到。幾年時間裏,他對重建圓明園的籌建工作,從來沒有停止。直到2012年,橫店圓明新園終於獲批啟動。那時徐文榮已經78歲,但為了圓夢,他每天都往工地跑,感覺有使不完的勁……

2017年,經過5年夜以繼日的施工,橫店圓明新園的四大景區終於完工。在徐文榮眼裏,橫店圓明新園不僅寄托著一個文化強國之夢,也承載了文化富民的夢想。

以圓明新園為依托,徐文榮發力“全域旅遊+全民旅遊”。他說,未來5年,橫店機場、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環村單軌交通等將全部完工,到那個時候,橫店影視城年旅遊人次將突破3000萬,圓明新園年旅遊人次將突破5000萬。

結束對老爺子的采訪,我們再次漫步在橫店的街頭。此時,仍能見到不少項目在施工或籌建。比如,橫店古玩藝術品集散中心、橫店單軌交通等。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帶領農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是徐文榮一輩子做的事。

(原刊於11月15日《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