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冷冰冰”的金加工车间,竟然......

来源: 横店集团传媒发展中心
作者: 陶金水
日期: 2020-03-30

任何一种永磁产品的生产,都要有高精度的模具。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的永磁产品之所以能“称霸”全球,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拥有一家集设计、加工、检验、组装于一身,水平较高的永磁模具加工厂。近日,记者对该厂的核心部位——金加工车间进行了探访。


以老带新力求件件精品

模具的质量直接影响永磁产品的成品率、质量和效率。一副模具,往往要承受数以万计永磁产品的生产任务。因此,永磁产品的模具都以硬质合金制成,精度极高。

东磁公司永磁模具加工厂的金加工车间,集车、铣、刨、磨、快走丝、慢走丝等工艺技术于一体。无论多么坚硬的金属,只要进入这个车间,都乖乖地任由工人“拿捏”成方的、圆的,或凹的、凸的等形状。

金加工车间并不是一个一览无遗的大空间,而是根据加工性质分设了相对独立的检测中心、慢走丝室等单元。数十台庞大的机器都单独摆放,每台机器都可单独完成一项或多项加工内容。如坐标磨床,用于精磨凹模的内表面。用它磨出来的凹模,精度达到正负1丝,成品率达到99%以上。

“永磁产品规格繁多,每个产品都有多套模具。我们每加工一套模具,都要用到至少10张图纸,如一只机壳产品有15套工序模具,每套模具都有20多张图纸。因此,我们的员工需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不仅能读懂图纸,还要能根据图纸精准加工。”该厂厂长张汉华介绍,金加工车间有30多位员工,大多有10多年工龄,有的已达20多年。他们通过长期的实践摸索,都已掌握了娴熟的技术,其中许多已成为业内的高手。

一台磨床边,女员工金卫珍正聚精会神地观察着产品在磨床上往返移动。金卫珍在该车间工作20多年了,她的磨床技术在同行中遥遥领先。其他人磨制凹模一天只能完成5至6件,她却可以磨制18至19件,产品精度完全达到要求。

该车间因为有一群技术精湛的老员工,所以加工出来的产品件件是精品。那么,老员工退休后怎么办?张汉华说,该厂根据员工的年龄、健康等情况,适时招聘一些大学生充实到相应岗位当徒弟,由老员工传授技艺。


相互协作成车间优良传统

金卫珍把磨好的产品排放在磨床边的推车上,一位男员工过来把产品运走了。张汉华说:“我们的员工都是这样。一位员工加工好产品后,如果有时间就送到下一道工序去,如果一时较忙来不及送,负责下一道工序的员工也会来取走,毫无怨言。大家总是互帮互助。”

检测中心负责精准检测模具关键部件的尺寸、弧度等。检测时要把相应部件搬上搬下,有的部件重达几百千克,检测员搬不动,其他员工看到后都会主动去帮助抬上抬下。

这种协作精神同样体现在技术创新上。加工中心的钻孔机像一个大车厢,前面有两级台阶。以前负责钻孔的员工要把部件从地面抬到上面的“车厢”里钻孔,钻好后又要抬下来,劳动强度较大。为此,张汉华提出配置行车解决搬运难题。车间技术人员纷纷出谋划策,根据实际设计制作了多台行车,使许多员工免除了搬运重大部件的辛苦。

记者看到,钻孔机、磨床旁边的墙上都安装着支架粗大的行车,不用时折叠起来伏在墙上,用时把它展开。“有了这样的工具,即使200多千克的模坯,只要按一按开关就可轻松地搬动了,既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原先一位员工管控一台机器都很累,装了行车后,可以管控两三台机器了。”张汉华说。

为解决用硬质合金加工机壳拉伸模、整形模凹模的难题,该车间员工在技术负责人带领下,同心协力研究攻关,采用了在数控车床上用金刚石车刀直接车削加工完成的方法,有效避免了金刚石车刀崩刃、硬质合金崩碎、掉角等问题,避免了工件报废,加工出了完全符合设计要求的凹模,而且减少了中间环节和周转时间,大幅降低了加工成本,加快了永磁机壳模具的开发速度,改变了硬质合金不能车削加工的传统观念。

记者手记:一个团队,最重要的是团结协作。个体无论多么强大,没有团队的支持,终将不能完成艰巨的任务。东磁公司永磁模具加工厂有许多技术高超的员工,他们不仅在“自留地”上辛勤耕耘,还相互帮助,形成了强大的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工厂按时、高质量完成各项模具加工任务。这种协作精神,值得学习、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