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害怕交流到獨當一麵,是什麽讓他們從職場小白到行業精英?

來源:
作者: 傅婷婷
日期: 2020-04-15

日前,浙江英洛華康複器材有限公司國際貿易部的呂響紅,通過微信與國外客戶進行視頻對話,介紹產品的相關信息和生產進度,一口流利的英語,令人羨慕。

“公司不斷創造機會讓我們去國外參加展會或拜訪客戶,與客戶交流的機會很多。我們上班時間要講英語,口語就這樣慢慢鍛煉起來了。”呂響紅告訴記者。

據了解,為員工搭建成長平台是英洛華康複關愛員工的重要舉措之一。“我們創造條件,讓員工在實踐和曆練中成長。員工成長了,幸福感提升了,企業的凝聚力就更強。”英洛華康複相關負責人說。


搭建平台  助力員工成長

呂響紅是英洛華康複成長較快的員工之一。

“公司給我提供了很多機會,讓我鍛煉各方麵的能力。以前與國外客戶打電話時,要在心裏醞釀很久,很害怕自己會接不上,現在口語已經完全沒問題了。”呂響紅說。

參加國外展會是開發海外市場的重要方式之一,英洛華康複每年要參加各種醫療器械類展會。20179月,呂響紅第一次跟隨團隊去德國參展,這也是她第一次出國。出發前,為了更好地向客戶介紹產品,她花了幾天的時間背產品資料。“客戶來自世界各地,我們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產品,其次口語表達要清晰,才能更好地將產品推銷出去。”呂響紅說。去年,她跟隨團隊到多個國家參展,進一步提升了口語能力和銷售談判能力。

英洛華康複的客戶分布在全球各地,為了加強與客戶的溝通,公司鼓勵業務員出國拜訪客戶。20187月,呂響紅第一次單獨出國拜訪英國的客戶。“因為有出國參展的經驗,一個人出國拜訪客戶也不覺得緊張,出發之前就看了一些交通攻略。”呂響紅說。

今年,呂響紅成為公司重要項目的負責人,不僅要做好與技術、品質管理、生產等部門的溝通協調,還要負責與客戶的全麵溝通。

在英洛華康複,像呂響紅這樣的員工還有很多,生產部門的付華傑、研發部門的唐樹果、品牌服務部的方潔瓊等,他們樂於學習、上進心強,公司為他們搭建廣闊的平台,讓他們不斷成長。

“我們為員工搭建平台,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為企業發展凝心聚力。”英洛華康複相關負責人說。


凝心聚力  “抱團成長”

每一款新品的成功研發,凝聚著技術人員的心血和汗水。有時候為了一個細節上的改進,技術人員常常通宵達旦,反複修改設計方案。每一個產品的順利出貨,離不開車間每位員工的辛勤付出,生產、質量、包裝等各個環節都很重要。為了提升員工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英洛華康複聘請專業教師給員工上課,讓他們一起學習進步,“抱團成長”。

近兩年,英洛華康複積極組建殘疾人輪跑團到全國各地參加馬拉鬆,並向輪跑團提供最新研發的產品。為了跟進產品使用情況,學習先進的產品設計,英洛華康複通常會派技術、質量等部門的員工跟隨輪跑團參加比賽。

“主要是為了了解產品的使用體驗,有哪些細節值得改進,我們可以及時溝通和記錄。另一方麵,也是去現場觀摩學習。”英洛華康複技術部負責人介紹。

去年,技術人員跟隨英洛華康複輪跑團參加了三亞、貴陽、鄭州等地的馬拉鬆。薑毅是英洛華康複殘疾人輪跑團成員之一,也是該公司的檢驗工程師,每場比賽後,技術人員總是會和他一起討論產品相關情況。

“平時做新品測試時,測試人員不會這麽長時間使用產品,賽後的使用體驗對我們後續改進很重要。對殘疾人來說,輪椅車是身體的一部分。” 技術部負責人說,每次討論,都會做好記錄,讓部門人員一起學習,也會向其他參賽人員了解情況,聽取意見,以取長補短,嚴格把控好產品的各個細節。

“我們特別注重員工的知識積累和沉澱,讓他們在不斷學習和曆練中成長為有能力、有學識、有擔當的複合型人才。工作就是要將平凡的小事做出亮點,爭取每天都有進步。”英洛華康複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