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安:横店站在产业升级的新起点上

来源: 横店集团传媒发展中心
作者: 卫禹兰(中国电影报)
日期: 2004-07-07

  作为横店集团的第二代掌门人,徐永安与他激情饱满的父亲徐文荣相比,明显低调、谨慎和理性,甚至他不愿接受采访也是出了名的,记者有幸借在横店参加国际儿童电影节之际,对他进行了面对面的采访。   巨额投资要想活下去就需要别的产业支撑它,横店靠影视产业打响了自己的品牌。   记者:横店集团当初着手搞影视产业的时候,有没有您的想法在里面?   徐永安:没有。   记者:就是说您只是接手这一块儿,那您对这块儿的兴趣有多大?   徐永安:我现在60%的精力都要花在基地上,你看兴趣有多大?实验区一搞起来,今年的精力投入更大,60%还不止啊。   记者:往横店投30个亿的巨资,大家都在想它的投资回报问题,这个帐你们是怎么算的?   徐永安:这个产业属于文化产业,它的固定资产投入比较大,而且是在横店的土地上搞这个东西,投入产出的周期肯定是比较长的,要想活下去就需要别的产业支撑它,其实横店的主体产业是工业。   讲回报,这里的利润点非常多,最大的就是副产品,像门票收入、购物收入、房屋的出租收入每年都是上千万的;吃住行、各种租赁——这是我们直接的收入,间接的收入就很多了,大街小巷的各种商品、咖啡店、小礼品店、餐馆甚至木材店,剧组需要的这里都有,我们从服务中盈利。   记者:我听说横店对剧组不收场租费?   徐永安:但是除了场租费之外,所有钱都要收;不收场租只是一个吸引点,因为我们横店的交通到现在都不是很方便,几年以后会好起来。横店发展这么长时间,平均每个月就有十来个剧组来拍戏。   记者:那照这样不断地投入,不断地产出,什么时候能达到收益的平衡点?我参观的时候觉得游客不是很多,这是怎么回事?   徐永安:因为现在是淡季,而且你要知道现在中国的旅游有个特点,一般是周末三天和节日比较热。五一节我们接待了24万旅游人次。所有的宾馆都挤满了,就连东阳和义乌也包了几百个房间。我们今年的游客量要超200万人次,去年160万,前年120万。游客们有的是来旅游,还有追星族,梁朝伟来的时候,有个小姑娘从北京追到这里来,梁朝伟住在哪个房间给她打听出来后,她就住在隔壁房间,你看她的能量大不大?   其实目前我们的直接收益已经达到平衡点了,而且已经有好多利润。举例来说,横店95年的时候,街上好的地段5000块钱一间,现在是50万一间,这是价值一;二是横店从1975年开始搞工业,三十年,120个亿的产值基本上都是工业创造出来的,但是影视才短短9年的时间,就已经名扬天下;这么大的名如果靠投广告费是不是得好几个亿,影视产业带动了知名度,带动大家对横店的可信度,以后很多商机可能都到这里来。   记者:你说横店靠影视这个第三产业打响了自己的品牌?   徐永安:对,还可以举个例子——最近我们成立了一个DVD、VCD的发行公司,人家已经搞了十几年了,但是我们横店的牌子一亮,我的优势跟人家十几年的就差不多,跟我们来签约的片子有很多。虽然很多领域我们从来没搞过,但是靠横店这个品牌,一上来就能占不小的优势。   横店人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基地的外壳,而是要做成影视人真正需要的基地   记者:现在看横店基地的发展不只为拍摄,而且着手后期制作、洗印等产业链的开发,这是谁的思路?你怎么看国家把唯一的一个影视产业实验区落户在这里? 徐永安:这是大家的思路,本来这条路就应该是这样发展的,既然走到这一步,自然就会想到下一步。早的时候是实景基地,要提高影视基地的吸引力,光有实景还是不够的,要做成影视人需要的基地才叫真正的基地。 影视人需要什么呢?影视人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基地的外壳,还需要作为基地的一切要素,那我们就有关目标了,去充实每一个要素;第二个问题是,这些要素,是不是横店一家来做呢?我们认为不应该是一家,一家的能量和资源还是有限的,一定要需要大家来做,影视产业实验区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平台,吸引大家来。目前有香港黄百鸣的东方娱乐公司在横店投资胶片洗印中心,总投资要达1.2个亿;美国华纳也正在着手制作方面的合作事宜。   记者:前几天浙江电影审查中心在这里挂牌落户,它对横店的意义如何?   徐永安:它让这个基地的要素又多了一个,这样是基地就更完整,更方便了。国家广电总局把权力下放到省局,省局这个权力放到这里,至少向大家证明了横店的吸引力。   记者:我听到一个说法是,到横店拍片子,只要带一个剧本进来就行。   徐永安:那要以后,现在还不行,我们想以后只要导演来,剧本来,其余事情都可以在我们这个基地完成。   影视领域放宽民营资本准入,这对基地来说是个非常大的契机   记者:听说横店也正打算自己独立拍片子?   徐永安:对,其实我们合拍过二十几部电视剧,比如《像雾像雨又像风》,但是打的名字不是横店的品牌,因为那个时候横店还不能拍。最近我们开始独立挂横店的品牌,比如《江山美人》就是我们独立制作,今年我们还要独立完成四到五部片子。   记者:从合拍到独立拍片,国家的政策在里面起了关键作用。你怎么看国家放开民营资本的准入?   徐永安:开放民营资本投资电影,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契机。如果横店不是碰到这么一个大契机的话,那它的盈利甚至生存都会受到影响。   记者:既然是后来政策利好带来的发展机会,那当初投资的时候又是怎么考虑的?   徐永安:当初也考虑到了,但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准确,当初我们搞影视城算不到今天电影能放开到如此程度,当时我们只是想影视这一块在中国以后肯定能蓬勃发展。   记者:你有没有想像一下基地的前景?你们最终想把它做成一个什么样的规模?   徐永安:学无止境,这个基地也是无止境的。以后中国的影视发展能做多大,横店的影视基地就有希望做多大;中国电影在世界上如果能够叱咤风云的话,我们横店的影视产业也希望在世界上能达到这样一个位置。 记者:估计一下横店离这个目标还有多长时间? 徐永安:这个时间要长会很长,要短也会短,要看我们怎么努力,要看国家怎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