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绿色转型,新纳科技技改攻坚出效益
在传统化工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与成本高企双重压力的背景下,浙江新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蒸汽余热回收”技改项目,以技术创新破解发展难题。该项目不仅使企业蒸汽单耗显著降低,更在一年内实现超千万元的经济效益,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样本。
“二氧化硅生产过程中,蒸汽成本占比较大。”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高昂的能源消耗成为制约企业竞争力的瓶颈。在此背景下,企业敏锐捕捉到节能降耗的突破口,“必须从生产源头挖掘潜力。”2022年,新纳科技正式启动“蒸汽余热回收”技改项目,旨在通过技术革新重构能源利用模式。
项目初期,该公司组建由外聘技术顾问、内部研发团队及生产部门构成的“铁三角”攻关小组。在第一次试验时,由于投料和溶解的方式选择不当,导致气压过大,把整个设备移位,试验以失败告终。面对这一挫折,技术团队没有气馁,他们深入分析问题原因。经过200余次模拟实验,团队创新采用“一次投料三次溶解”工艺,攻克了首次试验中因投料方式不当导致设备移位的技术故障。“就像给蒸汽‘做减法’,我们通过优化热能循环路径,让每一份热量都物尽其用。”项目技术负责人形象比喻。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先后进行了两次投入,第一次投入主要是购置设备、安装管道等基础建设,为了进一步增加技改成效,经历了技术变更,我们又追加近百万元的投资。”项目负责人表示,实践证明,动态调整的投资策略使项目效益超出预期300%。
项目实施两年多来,实际成效远超预期,产品蒸汽平均单耗降低近半,水玻璃单耗、天然气单耗、固废处理、用水、用电、实验料、包装等成本均实现了明显下降,不到一年时间就把投资成本翻倍赚了回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蒸汽余热回收” 技改项目取得成功后,新纳科技将这一技术推广到下属企业福建新纳正盛和安徽新纳正盛。其中,福建新纳正盛二部“蒸汽余热回收”项目于2023年12月开始试行,截至2025年6月已累计降本超千万元;安徽新纳正盛“蒸汽余热回收”项目于2024年3月底投入运行,截至2025年6月已累计降本数百万元。
通过技术创新,新纳科技不仅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竞争力,还为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探索更多节能降耗的新技术、新方法,为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