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綠色轉型,新納科技技改攻堅出效益
在傳統化工行業麵臨產能過剩與成本高企雙重壓力的背景下,浙江新納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蒸汽餘熱回收”技改項目,以技術創新破解發展難題。該項目不僅使企業蒸汽單耗顯著降低,更在一年內實現超千萬元的經濟效益,為行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樣本。
“二氧化矽生產過程中,蒸汽成本占比較大。”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高昂的能源消耗成為製約企業競爭力的瓶頸。在此背景下,企業敏銳捕捉到節能降耗的突破口,“必須從生產源頭挖掘潛力。”2022年,新納科技正式啟動“蒸汽餘熱回收”技改項目,旨在通過技術革新重構能源利用模式。
項目初期,該公司組建由外聘技術顧問、內部研發團隊及生產部門構成的“鐵三角”攻關小組。在第一次試驗時,由於投料和溶解的方式選擇不當,導致氣壓過大,把整個設備移位,試驗以失敗告終。麵對這一挫折,技術團隊沒有氣餒,他們深入分析問題原因。經過200餘次模擬實驗,團隊創新采用“一次投料三次溶解”工藝,攻克了首次試驗中因投料方式不當導致設備移位的技術故障。“就像給蒸汽‘做減法’,我們通過優化熱能循環路徑,讓每一份熱量都物盡其用。”項目技術負責人形象比喻。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先後進行了兩次投入,第一次投入主要是購置設備、安裝管道等基礎建設,為了進一步增加技改成效,經曆了技術變更,我們又追加近百萬元的投資。”項目負責人表示,實踐證明,動態調整的投資策略使項目效益超出預期300%。
項目實施兩年多來,實際成效遠超預期,產品蒸汽平均單耗降低近半,水玻璃單耗、天然氣單耗、固廢處理、用水、用電、實驗料、包裝等成本均實現了明顯下降,不到一年時間就把投資成本翻倍賺了回來,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蒸汽餘熱回收” 技改項目取得成功後,新納科技將這一技術推廣到下屬企業福建新納正盛和安徽新納正盛。其中,福建新納正盛二部“蒸汽餘熱回收”項目於2023年12月開始試行,截至2025年6月已累計降本超千萬元;安徽新納正盛“蒸汽餘熱回收”項目於2024年3月底投入運行,截至2025年6月已累計降本數百萬元。
通過技術創新,新納科技不僅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提升了產品競爭力,還為環境保護做出了貢獻。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秉持綠色發展理念,加大技術創新投入,探索更多節能降耗的新技術、新方法,為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