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東磁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來源: 橫店集團傳媒發展中心
作者: 陶金水
日期: 2016-12-21

  “東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科技先導型企業,全國磁性行業的龍頭企業。為了不斷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實現東磁製造世界領袖的夢想,迫切需要創建一個集聚高端人才的科研平台。1999年11月東磁公司組建了我國磁性行業中首家‘國家級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東磁研究院院長包大新自豪地說。“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何時金親自擔任企業博士後管理委員會主任,製定了博士後及合作導師招聘辦法、項目實施程序、激勵措施、開題、中期和出站考核辦法等係列規章製度,先後引進了11名企業博士後,6名已出站,其中5名在東磁工作。曾被國家人事部和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評為2004年度全國優秀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近幾年來,東磁公司持續完善該工作站的硬件建設,配備了日本SY-8258 B-H分析儀、S-3000N掃描電鏡、ZSX100E型X射線熒光分析儀、美國Agilent 4294A高精度阻抗分析儀、法國ICP電感耦合等離子發射光譜儀、德國博朗茲1垛/4垛鍾罩爐、一拖二管式燒結試驗爐、高精度全自動單推板隧道窯等國內外最先進的磁性材料檢測、化驗、試驗設備儀器200多台套,辦公場地拓展至5600平方米,為科學研究創造了優異的條件。
  公司高管的重視和完善的科研平台,吸引了大量優秀人才。南京大學的都有為院士、中科院電工所的嚴陸光院士、浙江工業大學教授車聲雷、浙江大學教授嚴密、中國計量學院教授葛洪良、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研究員閻阿儒、東南大學教授沈寶龍以及日本的奧穀克伸、井上一幸、小澤浩典博士等,紛紛來到該工作站,以導師的身份與博士後們一起開展磁性材料、新能源電池、光伏太陽能等新材料、新技術的研究開發。該工作站與東磁研究院的其它創新平台及資源進行有效融合,形成了具有東磁特色的協同創新載體,在重大科研專項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僅2016年,該工作站承擔的創新項目就有24個,其中脈衝變壓器和抗EMI用超寬頻R10KF錳鋅材料開發,結合了R10KZ-B材料的高居裏溫度、高阻抗、高Bs特性,將300kHz磁導率拓展到9000以上,取得了優異的頻率特性,樣品檢測表明,各項指標均處國際領先水平;高磁導率片狀Fe-Si-Al合金粉的開發,成功打破了同行業在吸波材料領域對扁平磁粉的技術限製,增強了自身產品的競爭力,現已進入中試放大階段;無線充電用高磁導率FS500鐵氧體片已進行了批量試產,磁片性能穩定;超薄型FS150T40鐵氧體片的開發,已完成實驗室研發,進入批量試產階段。
  根據國家“十三五”計劃及鋰電池產業對負極材料的容量、循環等性能提出的新要求,采用高容量的矽和長循環的石墨進行複合,製備出大容量、高性能、具有優良安全性矽基負極的“鋰離子電池矽基負極改性和產業化研究”項目,具有重大的經濟價值和良好的社會效益,由今年8月進站的呂益飛博士後負責研發,目前已取得一些有效成果。
  截至目前,該工作站累計已申請國內發明專利260多項,已獲授權發明專利178項;完成新材料、新產品開發29項。在完成的5個國家級項目中,高BS低功耗功率鐵氧體DMR24材料列入國家重點新產品;高頻高直流疊加低損耗DMR50BG材料和DM4636高性能永磁鐵氧體材料等列入國家火炬計劃。還有5個項目獲得了省級獎,其中高性能錳鋅、鎳鋅鐵氧體材料與器件研發及產業化獲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今年與浙江大學聯合申報的低功耗高性能軟磁複合材料及關鍵製備技術,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東磁研究院也被省科技廳認定為重點企業研究院。
  豐碩成果的取得,體現了該工作站重大作用和強大研發能力的同時,也使該工作站在今後的科研工作上承擔更大的責任、發揮更大的作用。據介紹,2017年,該工作站將瞄準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領域,研發高頻RFID電子標簽用NS50隔磁材料,n型背結PERT電池,晶矽異質結SHJ電池,汽車油泵電機用DM4333永磁鐵氧體磁瓦,薄型磁瓦(1.5-2.5mm),低成本超級電容電池,18650-3.1Ah電池,高容量18650-3.4Ah鋰離子電池,DMS321-B(HM1613)高強度、高性能注塑PPS-鐵氧體顆粒料,DMS121-S(TP-S69)高性能注塑尼龍6-鐵氧體顆粒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