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磁研究院:企業轉型升級的助推器

來源: 橫店集團傳媒發展中心
作者: 陳亞君 俞文媚
日期: 2014-07-09

  依托企業研究院的科技創新,東磁公司生產的各類磁性材料產品已達3000多種規格,廣泛應用於家電、汽車、電腦、手機、太陽能電池等領域。東磁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永磁鐵氧體和中國最大的軟磁鐵氧體生產企業,被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命名為“中國磁都”。
  成績的取得,得益於東磁公司的院士工作站。因為院士工作站給企業帶來了嶄新的視野和創新的活力,讓企業緊貼全球新技術革命的前沿,以科技引領自主創新的征程,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的助推器。
  東磁企業研究院創建於1998年,主要從事各種磁體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應用與推廣。下轄國家級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礎、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磁性材料試驗基地、企業技術中心等多個創新平台,構建成具有東磁特色的相互融合的協同創新載體。成立至今,東磁研究院累計申請專利602項,其中發明專利213項、實用新型專利304項、外觀設計專利85項。已獲授權專利443項,其中發明專利103項等。其中,“DM4550高性能永磁鐵顏體材料”的成功研發,更是打破了日本企業在高性能永磁鐵氧體領域的技術壟斷,極大地提高了我國在相關材料方麵的研發水平,企業牢牢占據市場前沿技術高地。
  東磁院士工作站聘請了包括都有為、嚴陸光院士等專家在內的院士團隊。東磁的研發根據院士團隊每年提出的前沿技術和國際市場需求進行規劃和布局,確定重大研發項目。每年10月間,院士工作站都會提供出戰略決策報告,東磁據此編製年度技術創新項目開發計劃並組織實施。
  “院士工作站在戰略層麵,為企業創新提出戰略方向,提供戰略支持,確定重大項目,更重要的是統籌企業研發力量協同創新。”東磁研究院院長包大新說,這是院士工作站最大的特點。
  一路走來,讓他們感觸最深的就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沒有疲軟的市場,隻有疲軟的產品;沒有技術創新,企業就沒有競爭力;沒有強大的科研技術人才隊伍,就沒有活水的源頭。”包大新說,正是那場經濟危機帶給了他們啟示。
  “大家形勢都不好的時候,訂單反而會被行業內的領軍企業所聚攏。我們果斷依靠提升自身產品的技術水平,與相關行業的尖端企業站在了一起。”依靠自身研究實力和不斷的技術創新,東磁已經連續多年被荷蘭飛利浦、韓國三星、日本鬆下等國際知名大公司評為最佳供應商。
  跟市場貼近是東磁研究院的一大特點,將科研精力全部投入在有賣點的產品之上,研發成果就能迅速轉化為生產力。久而久之,東磁與客戶走得越來越近,產品總是能無縫對接。
  從最初創辦的東陽縣磁性器材廠,到磁性星火集團,以及今天的橫店東磁股份有限公司,東磁走過了從“星火計劃”到科技創新的30多年。包大新說,院士工作站的發展趨勢,讓企業對國家提出的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