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工作站為普洛康裕拓展大市場
來源: 橫店集團傳媒發展中心
日期: 2014-06-25
郭振榮博士,普洛康裕常務副總經理,曾在美國一家大型藥企從事新藥研發,現為浙江省“千人計劃”特聘專家。“過去我們的科技合作是成果轉化,現在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創新。”
普洛康裕製藥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醫藥中間體、化學原料藥及製劑、天然藥物的生產、經營、研發的企業,生產抗腫瘤類、抗病毒類、抗感染類、治療心血管類、特藥類等五大係列82個品種,主導產品有烏苯美司、鹽酸頭孢他美酯、鹽酸金剛乙胺、左氧氟沙星、麻黃堿等係列產品。
據該公司投融資管理部部長錢永成介紹,企業已形成年產500噸麻黃素規模,項目工藝技術由公司院士工作站引入的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藥物化學專家周後元院士負責攻關,綜合技術處於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關鍵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與傳統萃取法相比,新工藝每年可減少麻黃草消耗12.5萬噸,可使250萬畝草場免遭破壞,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麻黃草資源缺乏的問題,並可有效防止草原沙化、沙塵暴頻發的環境問題,具有重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該公司院士工作站自建設以來,以企業為主體、項目為載體、實效為根本、以合作研發為平台,引導高端智力人才向企業集聚,不但有中國工程院甄永蘇、侯惠民等院士加盟,工作站負責人郭振榮博士,也是浙江省“千人計劃”的專家。此外還聘請了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中國藥科大學等國內著名科研院所、高校的藥學專家作為公司各項目的學術技術帶頭人,院士工作站現有技術人員158名,其中博士23人,形成具有強大新藥研發能力的技術隊伍,在公司戰略決策、技術改造和創新、人才的培養和深造等方麵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企業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技術管理人才,使公司得以更加充分地利用院士的智力資源,推動企業發展,有效地提升了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郭振榮說,企業有研發人員260多人,其中158人配合院士工作站,“2009年到現在,已投入4800萬元”。
“院士工作站如何統籌企業內部創新資源,協同創新?”
麵對記者提問,郭振榮舉了一個例子。2011年,企業研發新藥“氫溴酸右美沙芬”項目,涉及化學工藝研究、質量研究、生產放大、環境安全、國內國際注冊審報等方麵,在前期工藝創新和後期放大試驗難度很大。整個研發進程,院士工作站統籌企業內部各種創新資源,組織400多科技人員參與研發,生產體係、資金體係等隨時調動。經過一年攻關,獲取碩果。到目前,院士工作站先後完成了1類抗腫瘤新藥、金剛乙胺、左氧氟沙星、鹽酸美金剛、化學合成麻黃素等一批重大項目研發。
“一線產品在生產,二線產品在儲備,三線產品在研製,四線產品在策劃。”從當年的製藥小企業,院士工作站將普洛康裕推進了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拓展了一個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