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店影視:30億打造全新影視娛樂品牌

來源: 橫店集團傳媒發展中心
作者: 胡靈敏 何暉
日期: 2010-01-07

  上個月,浙江橫店影視製作有限公司正式宣布,由該公司投拍的電影《尋龍奪寶》、電視劇《秋霜》、《喋血錢塘江》在橫店開拍,標誌著橫店集團影視產業轉型升級,已經從提供影視基地的拍攝服務向影視產品的生產延伸。浙江橫店電影院線的擴展也在快馬加鞭,從國內一線城市到經濟發達三線城市,橫店院線已經在全國建設了16家影院。在浙江橫店影視產業實驗區內雲集了326家影視製作公司,橫店影視正從“服務生”轉變為“董事長”。
  
  轉型影視製作商

  從2007年國產影片票房冠軍《瘋狂的石頭》到2008年國產影片票房冠軍《投名狀》,作為最大的投資方,橫店一直隱身幕後。在影視製作上嚐到甜頭的橫店影視日前高調宣布:中澳合拍的第一部電影《尋龍奪寶》以及電視劇《秋霜》、《喋血錢塘江》都在橫店熱拍,與以前在這裏拍攝的電影、電視劇不同,這一片兩劇是浙江橫店影視製作有限公司直接投拍的。
  橫店影視製作有限公司是橫店集團的全資公司。橫店集團影視產業從1996年建起第一個景區廣州街起步,迄今已建有全球最大規模的影視實景基地,使橫店成了全國第一個影視產業實驗區和全國拍片最多的地方。成立該公司是橫店集團延伸影視產業鏈的重大舉措。此前,橫店曾先後參拍過《農民代表》、《暗哨》、《樓王之謎》等劇。經過練兵積蓄一定的經驗後,該公司正式成立,加快了進軍影視劇生產領域的步伐,先後合拍了《虎山行》、《最後的較量》、《蘇東坡》等劇。此次同時投、合拍一片兩劇的漂亮轉身,加快了橫店影視產業的轉型升級,使橫店影視從單一提供基地拍攝的服務,提升到了影視產品生產的層麵。
  “這是橫店影視角色轉換的一個裏程碑。”浙江橫店影視產業實驗區管委會主任厲紅亮這樣評價一片兩劇的投拍。“作為國內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橫店創建了一套先進的電影基礎設施服務,既能提供專業製景、設備車輛租賃、道具服裝化妝等方麵的服務,又有龐大的群眾演員隊伍,是發展影視製作的絕佳優勢。”橫店影視製作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劉誌江表示,要打造成真正的“中國好萊塢”,出品由橫店製造的影視產品是關鍵之舉。
  據劉誌江介紹,公司成立後的第一個大製作就是與澳大利亞阿德萊德AMPCO電影公司合資拍攝中澳首部合拍電影《尋龍奪寶》。影片投資近3個億。“文化在經濟困難時期有撫慰心靈、振奮精神的特殊作用,文化產業在經濟蕭條時期具有‘反周期’的獨特屬性。”劉誌江說,所以,對於發展中的中國文化產業來說,國際金融危機是挑戰,更是機遇。在這之前,橫店影視與我國香港、台灣地區進行合作,還與日本、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的影視公司進行跨國合作。
  橫店影視產業實驗區也充分發揮集聚效應,先後招商入駐華誼兄弟、光線傳媒、保利博納、香港唐人電影等326家企業,基本涵蓋了從投資到劇本創作,再到拍攝、後期製作等,使橫店形成了相對完整的影視產業鏈。實驗區內,有影視服務中心、演員公會、行政服務中心、電影審查中心、電視劇審查工作站等,為入區企業提供各種服務。成為全國規模最大、影視元素最集中的影視產業集聚區,今年1至9月實現營業收入17.35億元,同比增長28.9%,上交總稅費 1.32億元,同比增長16.87%。
  除了這一片二劇,本月下旬,橫店投資拍攝的電影《葉問前傳》、電視劇《大管家》、《還看今朝》等也將陸續在橫店開機。這意味著,在橫店影視城拍攝的劇組中,將有1/4左右的劇組是橫店自己的“員工”。

  目標鎖定國內院線三強

  “橫店影視”轉型的絕不僅僅是橫店影視製作有限公司,經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批準,跨省院線———浙江橫店電影院線從2009年1月開始運作,對所屬影城統一供片。這標誌著橫店集團在電影發行放映領域有了更多的話語權。這是繼萬達院線之後的全國第二條民營跨省院線,也是浙江省目前建成的第四條電影院線。
  目前,在電影發行方麵,“橫店影視”已在全國控股或參股了多條電影院線,先後在長沙、南京、鄭州、武漢、太原、重慶、金華、貴陽、呼和浩特、深圳、北京等城市投資建設一批五星級影城。其中長沙橫店瀟湘王府井影城、南京新街口影城票房收入居湖南省、江蘇省影城首位,排名全國前十位。
  “我們強勢進入電影發行終端市場,在全國大舉投資建設五星級影城,也是我們橫店影視轉型的重要部分。”浙江橫店影視娛樂有限公司相關人士說,“橫店影視”計劃在全國大舉投資建設大型現代化多廳影院,以全新的經營理念、管理模式,創造一流的票房業績,力爭近期建成300~500家中高檔規模影院,躋身全國院線前三強,使“橫店影視”成為全國強勢品牌。
  據介紹,作為電影產業的終端市場,我國的電影市場是一塊大蛋糕。資料顯示,我國已經成為亞洲乃至世界最具活力的電影大國之一。國內影院票房從2002年的9億元,增長到2008年的43.41億元;國內主流影院從2002年的1024家,增加到2008年的1545家。影院發展的背後,是國內電影院線波濤暗湧的競爭態勢。院線製的改革,從最初省市電影公司的簡單翻牌變身到初步發展、初具規模的電影院線,再通過兼並擴張,重新組合,依靠品牌和經濟實力爭奪優質影院,興建現代化多廳影院來搶占市場份額,逐漸發展壯大,目前全國已有10條年票房超億元以上的院線。
  “今年,我們的長沙橫店瀟湘王府井影城、南京新街口影城票房收入可以達到4000多萬元,整個院線的年收入有望超億元。”吳子全說,據專家預測,中國的票房將在未來5年內有望突破100億元。2008年中國主流電影市場票房為38.84億元,也就是說,未來5年內中國電影票房將會以每年約28%的速度高速增長。浙江橫店電影院線隻要占有這塊蛋糕的15%到20%,就是不小的數目。

  5年內實現產值30億

  11月3日,橫店集團召開了新一輪經濟大投入動員大會。橫店集團董事長、總裁徐永安在會上提出,從今年到2015年,橫店集團將進行新一輪經濟發展大投入,爭取每年投入資金10億元,2015年主要產業銷售收入達到380億元以上,其中影視娛樂產業實現30億元。
  據介紹,隨著對影視基地、攝影棚建設的不斷投入,橫店接待劇組逐年增加,2008年接待劇組85個,今年截至10月突破了90個,全年可望達到100個。影視業帶動了旅遊業,2008年橫店接待遊客總量已達585萬人次。橫店集團影視娛樂板塊主營業務收入2008年為11.29億元,今年上半年已完成6.08億元,影視娛樂產業已經進入了快速成長期。
  “30億元怎麽來?就要靠從‘服務生’到‘董事長’的轉型。”厲紅亮說,在影視產業鏈上,橫店集團也著手從影視拍攝基地的要素服務,轉向了自行拍攝製作、院線建設等產業鏈的延伸,逐步建立起影視的產、供、銷渠道。這為集團今後與世界對接,跟國外開展影視合作增強了實力,贏得話語權。
  厲紅亮認為,從目前的情況看,橫店影視的轉型還是要堅持兩點,一是要讓知名企業本地化,在橫店影視產業實驗區,知名企業已經有不少,如華誼兄弟、光線傳媒、保利博納等等。這些知名企業一是看中這裏的影視產業優勢,二是這裏的優惠政策吸引了他們入駐,但他們真正的根還沒有在這裏。“如果‘橫店影視’真正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的話,就不再需要優惠政策來吸引他們了。”厲紅亮說。二是要讓本地企業知名化。現在“橫店影視”主打的就是三個方麵,一是橫店影視製作有限公司,二是浙江橫店影視娛樂有限公司,三是橫店影視職業學院,該學院從2008年秋季開始進入全國普通高校序列,麵向全國招生,現在在校生已經達到1900多名,開設專業15個,主要為“橫店影視”輸送人才。
  就在橫店致力發展影視產業,努力實現從“服務生”到“董事長”的同時,國內培育文化經濟的熱潮也一浪高過一浪,行業競爭也日趨激烈。
  許多地方政府都看好影視產業,鼓勵涉足這一領域。國家在取消了文化體製試點單位免3年企業所得稅等優惠政策的同時,又麵向全國以普惠政策鼓勵影視產業發展,由此加劇了行業的競爭。
  就在上月底,中國建設銀行浙江省分行與浙江橫店集團簽訂了一份戰略合作協議,建行省分行在額度授信有效期內,為橫店集團提供60億元融資。這無疑為橫店影視注入了資金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