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

心向阳光,终身成长

Steve

“下一次找哪位投资人喝咖啡”似乎是所有创业者每天所要思考的问题。在被称为投资创业梦之地的旧金山,据说就有几家知名的创业者与投资人交流的咖啡店,比如位于斯坦福大学附近,Sand Hill Road边上的星巴克就是创业者与VCs约谈的默认场所;同样,在北京中关村的3W咖啡,也总能遇到各式各样的创业者和投资人。然而,我虽然热衷于“喝”各类咖啡,但在“创业”的路上,却没有每天要思考找不同投资人喝咖啡的担忧。

“我转行了”

我从事的是医药研发领域,医药研发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研发工作的分工极为细致。我以前的经历都集中在药物早期发现,简单说就是找到基本满足成药性要求的化学分子;而对于后期的制剂工艺、临床研究甚至商业化跟我八竿子也打不着。然而,在绕了大半个地球后,2015年加盟横店集团普洛药业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负责公司第一个针对海外规范市场的制剂国际化项目。

当时我面临的困境,不仅仅是我个人对制剂研究的经验几乎为零,而且由于这是公司新增的业务领域,研发团队也需要重新组建,与之配套的设施同样都还都停留在纸上;唯一不缺的似乎就是总部对该项目的资金支持。显然,这对我来说无疑就是一次创业,所不同的就是我的创业资金已经到位。

幸运的是,经过团队多年的努力,该项目的第一个产品已经顺利获得了监管部门的批准,并成功在海外市场上市。这是我在横店的第一次创业,期间有朋友曾问我“你在横店做什么”,我半开玩笑地回答道“我转行了”。

设立海外分公司

为了配合制剂国际化项目的开展,2016年公司决定首次在某海外市场设立分公司。虽然公司的某些产品在该地区的BD业务已经开展地风风火火,但一直未在该地区设立海外运营实体。鉴于当地法规等多方面的综合考虑,公司管理层决定委派我负责该分公司的设立及运行。

如前所述,我长期以来都根植于研发领域,到海外设立分公司,还要负责运行,这是公司运营的领域,完全不在我的专业范畴。当然,为了制剂国际化项目的推进,我还是欣然接收了挑战。接着就是找各路朋友帮忙,推荐当地熟悉公司注册的律师团队,评估公司在不同注册地的优劣,最后根据业务需求组建适合的运营团队。经过近三个月的工作,公司终于完成设立并顺利投入运行。该海外公司的设立,为制剂国际化项目的顺利推进和后期产品商业化运行提供了基础。如何设立并有效维持海外公司的运行,对我这位科技研究人员而言,毋容置疑,又是一次创业的历程。

重建研究院

2015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医药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变,行业内充分认识到研发能力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决定性作用。2017年,随着公司整合计划的进行及未来发展战略的逐渐清晰,公司决定重组药物研究院,并计划在医药研发较为集中的区域建立研究院主体。作为研发团队的主要负责人,我理所当然就承担了重建研究院的任务。

虽然经过前几次突破自我的“创业”经历,但重新组建研究院,对我显然是个更高层次的挑战。其中首要的两个问题就是地理位置和研究院架构。

在长三角地区,医药研发最热门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上海和苏州等。历时两个多月,经过对多个区域及园区的考察评估,结合公司的实际需求,最后选定了位于杭州下沙的医药港小镇。而对于研究院架构的设置,一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公司未来在医药研发领域的规划;同时,部门设置在满足医药研发特性的基础之上,还须考虑能否有效提升研发效率。为此,通过考察多家国内外知名药物研究机构,结合公司的定位,提出了适合公司业务需求的组织架构,并获得管理层的认可和批准。紧接着就是主要团队成员的猎聘、实验室设计装修、仪器设备采购以及各项规则制度的定制等等。在集团及公司总部的全力支持下,研究院终于按计划在2018年底顺利启用。

后来,跟很多朋友谈起当初如何找地方、找团队、设计图纸、建实验室、设备采购以及项目立项和推进管理等过程时,大家都认为,这就是一次典型的创业过程,跟很多创业者唯一不同的是,我不需要每天找各类投资人喝咖啡,参加各种大小规模的会议,做路演。

心向阳光,终身成长

正如硅谷著名创业者和投资人本·霍洛维茨在他的《创业维艰》中所说“在我担任CEO的8年多时间里,只有3天是顺境,剩下的8年几乎全是举步维艰。”

创业是艰难的,创业者也都是孤独的。对创业者而言,如何保持脚踏实地、保持一个“心向阳光”的乐观心态和“终身成长”的思维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未来,我们将持续在集团和公司为基础的创业载体上,保持“创业者”的心态,坚定信心,攻克艰难,勇挑重担,勇破难题,勇攀高峰,在横店这块乐土上持续“创业”,同优秀的团队一起在披荆斩棘中“创”出伟大企业。